近日,广安市第五期《賨侨(台)之家谈》活动成功举行。受聘“广安市华人华侨文化交流使者”、授牌“广安市华人华侨文化交流之家”单位负责人围绕“如何发挥好资源优势、凝聚侨台力量,助力广安文旅高质量发展”主题发言,既为文化传播注入新力量,也让侨台同胞的归属感与凝聚力持续升温。大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,从文化传播、资源对接、业态创新等维度建言献策,让这场 “头脑风暴”成为助推广安文旅升级的 “智慧引擎”。
蛇龙书院院长杨光祥说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“根”与“魂”。蛇龙书院始终以传承賨城文脉、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为己任。我们举办了上百场文化交流活动,累计惠及超十万人次,并先后迎来马来西亚知名华人书法家余南利先生等海外友人的到访,书院正成为广安对外展示文化自信的一扇新窗。站在新起点,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:深耕在地文化,让书院成为展示賨城文脉的城市会客厅,持续挖掘巴文化、名士文化与民俗非遗,以更年轻的表达、更开放的场景,讲好广安故事;拓展对外交流,让书院成为“连心共赢”的文明纽带,依托市侨联、台联、友协等平台,加强与海外侨胞、国际友人的互动,推动广安文化“走出去”,把世界朋友“请进来”;赋能文旅融合,让书院成为“创意生长”的实践平台,围绕中心,服务大局,持续举办高质量文艺活动,推动文化创意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,为广安的文化繁荣和对外交流贡献更多力量。
前锋区文化馆非遗部主任何盟娇说,当前,广安正全力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,“小平故里行·华蓥山上居·嘉陵江畔游”的文旅品牌愈发闪亮,而非遗传承人与侨台界力量正是激活这场发展实践的重要动能。非遗传承人是广安文化根脉的“活载体”。侨台同胞则是广安文旅走向更广阔舞台的“联络员”。我认为可以让这两股力量深度融合、赋能发展,主要从三个维度着力推进:以非遗为核,打造侨台参与的文化IP矩阵,搭建合作平台,支持非遗传承人在邓小平故里等核心景区设立工作室,策划“非遗寻根”研学活动,邀请侨台同胞走进非遗工坊,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可体验、可参与的文旅场景。同时,联合侨台界新媒体力量,将非遗故事转化为短视频、图文等传播内容,通过海外侨胞朋友圈形成二次扩散,让广安文化名片走向世界。以侨台为桥,拓宽非遗文旅的发展路径,推动非遗项目与海内外文旅市场对接,吸引侨企参与非遗文创开发、民俗体验园区建设,推出“非遗+红色”“非遗+康养”精品线路,将非遗表演融入华蓥山、四方山康养游、小平故里研学游,实现资源互补。以机制为基,构建协同发展的长效生态,健全保障体系,落实非遗传承人扶持政策,提升其传承能力与创新活力,同时完善联动机制,推动文旅部门、非遗保护机构与侨台组织常态化对接,形成“资源共享、活动共办、品牌共塑”的发展格局。
武胜县沿口古镇负责人王斌瑞说,广安作为邓小平同志的家乡,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与川东人文底蕴,更因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与全球侨胞紧密相连。近年来,我们始终以文化为媒,积极搭建交流平台,通过华文媒体采访行、海外慰侨演出等活动,让川东民俗、红色文化跨越山海。我们深知,唯有让广安文化“走出去”,让侨界同胞“融进来”,才能真正筑牢心手相牵的情感根基。接下来,沿口古镇将围绕嘉陵江非遗第一镇来打造,文旅结合以四大区来布局,非遗美食区、非遗技艺类区、非遗展演类区,非遗文创产品,提升古镇文化氛围。“广安市华人华侨文化交流之家”的挂牌,对我们而言既是荣誉,更是沉甸甸的责任。我们将让每一位侨胞、台胞都能在这里找到“家”的温暖,让每一位关注广安的朋友都能成为广安故事的“代言人”。
华蓥市文化馆(美术馆)艺术部负责人江浪浪说,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华蓥文化事业的工作者,我深刻认识到文化不仅是连接人心的桥梁,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。下一步,我们要深耕本土,擦亮名片,筑牢文旅融合之基。深挖资源,立足地域文化特色,创作出一系列如《幺妹情》等特色艺术作品,精心策划并推出“华蓥山滑竿抬幺妹”大赛、“万人赏月诵中秋”等文化活动。同时,全面开展非遗项目、传统技艺以及历史传说的普查工作,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,进一步提炼华蓥山自然风光、红色英雄形象等独特符号。要传承创新,激活潜能,打造文化交流品牌。壮大传承人才队伍,积极探索活态传承之路,通过授徒传艺、开设传习班等方式,并拓展多元传播渠道,将宣传推广作为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抓手,积极对接多个媒体平台,让非遗项目走出“小圈子”,迈向“大舞台”。要汇聚侨力,共绘蓝图,共促文旅发展新局。围绕文旅融合发展需求,推动非遗资源与旅游产业创新融合,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旅业态,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有效转化。依托非遗项目,用好传统资源,通过文艺汇演、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,吸引侨胞台胞参与文化交流活动,增强情感认同,促进更多资源要素汇聚广安,积极为侨胞台胞回乡考察、投资兴业提供文化服务。
邻水五华山御景龙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应说,作为深耕广安文旅行业的一名从业者,我始终坚信,广安文旅的腾飞,既离不开本土优质资源的深度挖掘,更离不开侨台界的强大助力。接下来,我们将以“交流之家”为桥梁,用务实的行动深化合作、共促发展,要联合侨团组织、侨台商联合会,邀请海外侨领、台胞中的文旅精英来广实地考察,精心举办广安文旅海外推介会,让他们成为广安文旅最鲜活的“海外代言人”,吸引更多境外朋友来广安感受川东魅力;要主动对接侨台资企业,积极引入优质资本与专业团队参与“红色研学”项目开发,融入国际化研学课程设计理念,推动红色旅游从“走马观花的参观式”升级为“身临其境的沉浸式”体验,让红色精神感染更多青少年;要组织广安的非遗传承人与文旅工作者赴海外侨社交流,不断丰富广安文化内涵,真正形成“双向互动、共同赋能”的文旅发展新格局。
岳池县文化馆党支部副书记许亮说,文旅发展,“资源”是底气。广安坐拥得天独厚的文旅宝藏,我们需要把“沉睡的资源”转化为“流动的风景”,让侨台同胞愿意来、留得住、传得开。下一步,我们要凝聚侨台合力,构建文旅协同矩阵,积极搭建“交流之桥”,依托侨台资源优势,通过图片展、非遗展演、美食节等形式,开展侨台青少年开展“寻根之旅·红色研学活动”等活动,让他们实地感受广安的历史文化与发展活力。同时,要创新发展路径,激活文旅融合动能,推动文旅与科技、康养深度融合,结合乡村振兴战略,发展“文旅+民宿+农业”模式,实现“以旅促农、以农兴旅”的良性循环,让广安文旅“有颜值、有内涵、有温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