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全面提升公路养护队伍的专业技能、安全意识和身心健康水平,筑牢公路通行安全保障防线,11月14日,广安市公路直属养护段精心组织开展公路养护工人全员综合培训。来自养护一线的59名养护工人参与培训,通过"理论授课+实操演练+案例研讨"的多元模式,系统学习专业理论、安全法规,科普健康知识。

此次培训聚焦公路养护岗位实际需求,精准设计课程,既涵盖保障作业安全的必备知识,也包含守护职工健康的专项内容,更强化提升业务能力的核心技能,形成"安全护航+健康守护+技能赋能"的三维培训架构。

在健康守护类课程中,培训特邀广安区人民医院心理专家主治医师严梓菁、康复科副主任医师胡东、急诊科护士长胡美艳现场授课。《心理健康知识》课堂上,心理专家结合公路养护工人户外作业时间长、工作环境单一、应急任务繁重等职业特点,通过趣味心理测试、典型案例解析等方式,讲解压力疏导技巧和情绪调节方法,引导职工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,并现场解答职工提出的心理困惑。《颈腰椎疾病防治》课程中,针对养护工人长期弯腰作业、低头巡检等易导致颈腰椎劳损的问题,从病因分析、症状识别、日常预防等方面展开细致讲解,现场示范"米字操"等简单易学的康复训练动作,提醒职工在工作间隙科学养护身体,养成良好工作习惯。急诊急救技能培训环节成为本次培训的"实操热点"。急诊科医护人员围绕心肺复苏(CPR)、创伤止血包扎、骨折固定及伤员搬运等核心技能,先通过多媒体课件系统讲解操作流程和动作要领,再利用模拟人、三角巾、绷带等教具进行现场演示。"胸外按压时手臂要垂直于胸部,深度约5-6厘米,频率保持每分钟100-120次",医护人员一边强调关键要点,一边手把手指导参训职工上台实操,对按压位置不准、力度不足等问题逐一纠正,确保演练职工都能熟练掌握急救技能。"以前总觉得急救是医生的事,现在学会了心肺复苏,关键时刻不仅能自救,还能救别人,这门课太实用了!"参训学员伍新华在实操后深有感触地说。
《交通法规及案例分析 公路养护交通安全》课程中,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。市交警一大队民警胡萍精心为养护工人量身安排了讲课内容,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养护作业安全事故案例,深入剖析未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、未穿戴防护装备、过往车辆违规闯入作业区等典型事故原因,系统解读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《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》中关于养护作业区设置安全标识、个人防护装备使用、交通疏导等方面的要求,通过"事故复盘+法规解读"的方式强化养路工人安全意识。培训现场还组织学员开展养护作业区模拟布设演练,明确警告区、缓冲区、作业区等功能区域的布设标准和安全距离要求,确保安全操作规范入脑入心。

在专业技能提升板块,《公路管护知识》《常见公路病害识别》课程由行业资深技术专家黎安平授课。他结合四川盆地公路地质条件和气候特点,系统讲解路基、路面、桥梁、涵洞等不同结构的日常管护要点,通过高清视频,详细展示路面裂缝、坑槽、车辙、路肩破坏等常见病害的识别方法和判定标准,并针对不同病害的成因提出预防性养护措施和修复方案建议。
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承办的本次培训,是提升公路养护队伍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,也是落实"以人为本"管理理念的具体实践。行业协会与直属养护段签订了2026年度针对一线养路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协议,将建立和形成"培训-考核-应用-提升"的长效机制,2026年度内将安排3期后续培训,持续常态化强化养护工人的安全意识、健康素养和专业技能,着力打造一支"懂安全、精技能、善应急、保健康"的高素质养护队伍,为保障辖区公路"畅、安、洁、美"提供坚实人才支撑。(甘休玉 通讯员:谢代富)